
上海世博会埃及馆展出的“法老舍松契二世面具”(5月15日摄)。
随着作为镇馆之宝的黄金法老面具“法老舍松契二世面具”13日到位,埃及馆的全部八件国宝级展品全部亮相上海世博会。 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

5月11日,在上海世博园埃及馆,游客正在参观“头戴法老王斑纹头巾和风神休之羽的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”,该石像雕工十分精美,已有将近3300年历史。
当日,上海世博会埃及馆正式开馆迎客,七件埃及国宝级文物与观众见面。 新华社记者裴鑫摄

福建馆的工作人员(右)向游客介绍德化瓷雕“世博和鼎”(5月12日摄)。
福建馆中展出的德化瓷雕“世博和鼎”高1.29米,直径0.72米,由瓷艺设计大师陈仁海组织29名陶瓷艺人,历经29个月数十次精心创作,在1300多摄氏度高温下烧制成功。新华社记者任勇摄

德化瓷雕“世博和鼎”上特意制作有“海宝”的挂件(5月12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任勇摄

这是福建馆中的妈祖雕像(5月12日摄)。
福建馆中展示有一座3.23米高、重达8吨的汉白玉妈祖雕像,是中国内地的汉白玉妈祖雕像。 新华社记者任勇摄

这是“金花丝芙蓉熊猫座盘”(5月12日摄)。
金丝平填花丝为四川工艺美术一绝,起源于汉代,成熟于唐,明清时期达到鼎盛。“金花丝芙蓉熊猫座盘”是迄今为止的一件金花丝工艺品,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倪成玉设计,并带领7位能工巧匠历时1年,用6公斤重的纯金制作而成,有红珊瑚15粒、红宝石6粒、翡翠231粒、绿宝石18粒。新华社记者任勇摄